第(1/3)页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这个评价无疑没有一丝的夸大。 因为只要建成便可以实现远距离跨区域电力运输。 对于一些电力资源匮乏的地区而言无疑是久旱逢甘霖,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就像是西气东输一样,很多地区是不适合建设发电站的。 因此东电西送就是一个十分值得期待的项目。 但这个项目的前提就是要先实现超高压技术。 这是一切的前提。 无法实现超高压送电那就很难实现跨区域电力调配。 至少在成本上会大大增加,也让整个项目的投入更加恐怖。 所以才有了这个项目存在的意义。 也不是说没有超高压就无法完成,但电力运输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 特高压可以将运输过程中的消耗降到最低,相应的成本也就会大幅度降低。 如果光是电力运输成本就已经让华夏方面无法承担。 那么即便这些电能送达,其高昂的成本也会让普通家庭望而却步。 这样也就没有了什么意义。 它的提出是为了方便民众,改善民生,而不是为了加剧民众的负担。 所以特高压输电技术迫在眉睫,可以说早提早享受,也早一天解决不均匀的用电问题。 但说实话,在场的所有人包括王中华都有些茫然。 这个技术可以说是一座高山,他们既没有攀岩的技术也没有攀岩的工具,好像一时间把所有人都挡在了另一边。 谁也没有经验,也没有任何的参考项目,只能靠大家一点点去摸索去研究。 当天的项目确立之后,第二天又召开了技术工作会议。 在本次的会议上,主要是为了讨论特高压的技术难题。 但是时间太短,并没有讨论出个所以然来。 王总工程师那边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安排大家进行了一个集体学习。 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和学习特高压。 只有深入了解了这个技术概念,大家才能根据自己的所学知识或者掌握的技能来提出解决方案。 这样的深入学习大概持续了一个月左右。 楚皓根据电网公司提供的资料也对特高压这个名词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根据介绍,在我们华夏提出的特高压概念中是指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电和1150千伏及以上交流电的电压等级。 这个电压等级是一个很恐怖的量级。 光是特字就已经表现出了他的恐怖。 所以其安全风险也非常的大。 这种程度的电压足以在瞬间摧毁挡在其面前的一切目标。 所以这一次项目的安全标准也非常严格。 几乎是采取了最高规格的安全标准来执行。 当一个月的深入学习结束后,在王总工程师的主持下又一次召开了技术研讨会议。 在这次的会议上也终于有人开始提出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慢慢的大家也都有了一点思路,甚至于会议室中也开始变得火热起来。 楚皓也在认真听着大家的建议,虽然有一些并没有什么建设性。 但有些东西的确给大家开拓了一条思路。 楚皓听了很久最终也缓缓举起了自己的手臂。 现在的他有话要说。 见状王总工程师也让楚皓开始阐述自己的意见。 缓缓站起身子,楚皓看了一眼周围的各位同事然后整理了一下思路才缓缓开口道: “特高压难在哪儿?是如何将电压扩大吗? 绝对不是。 因为如果只是单方面的增大电压,谁都可以做到。 但是真正的难题是在于质变,一旦当电压高到一定的程度所有的绝缘体都有可能会变成导体。 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可以承受大于八百千伏电压的绝缘体。 如果找不到这款材料,那么变压器就无法实现,变压器无法实现特高压也就成了一个无稽之谈。” 楚皓的提议犹如一针见血一般直接让所有人都沉默了下去。 一名研究人员弱弱的举起手询问道:“如果橡胶材料不行那么陶瓷呢? 绝缘性能更好的陶瓷总可以做到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