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比较常见的便是末法之劫。 天地元气沉寂,这个并非完全没有办法,然后,天意一刀,直接斩在众生天魂之上,削其天寿。 为了延续,天意选择损众生维持天地。 幸好,苦境家大业大,而被它供养出来的蔺重阳也在反哺天地,无需去折腾众生。 有句话叫——明心见性,明道见仙。 元神生心念,如母生子,子不见母,就是无明。 子与母合即为明心见性。 蔺重阳便是因为先成就了法则,进而通过完善混沌大道作为承载,不断积累。 贯彻本质与真实,粉碎真空,明道见仙。 那一步他还不能踏出去。 准确来说,他的道路有那么亿些超前,正常情况下可以借助外力由量变引发质变,也就是按照元气、元精、元神的顺序突破。 而自我修持,则是先将元神境界突破,再借量变引发质变,元精或者元气的其中一项,最终两项反哺一项。 三元合一却是有说法。 元神生心念,心念归元神前,只能感物。 明心见性元神显现后,生元气,然后能触物。 神气合一的时候,能御物。 精气神三元合一之后,能化物。 这里是以「物」指「道」,而「明心见性」也有其他称呼,「存心养性」,「修心炼性」,修行路上三教一理,不外乎自身三宝,终究只是叫法不同罢了。 若是再进行细分…… “若是再进行细分,还原返本,三教只是以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故而,修行之法各有侧重。” 卷轴还在被书写之人加长,一字一句,皆是修行之道的精粹。 儒之「执中贯一」,乃是神关。 道之「抱元守一」,乃是气关。 释之「万法归一」,乃是精关。 三者皆成,以心如一,玄关归窍,进而不入轮回。 此一即全,即无限,即万物,即——道。 奈何,尘劳关锁,故须扫除三心,飞却四相。 第(2/3)页